一、無線通信的特點
一是無線通信技術不斷更新不斷發展,更快速更穩定的技術不斷出現,使我國每年的移動終端用戶都在不斷地上升,無線通信技術的的普及無限擴大,現在無線通信的覆蓋地域大到一線城市,小到山區等。與此同時無線通信技術還推出各種增值業務,為電商公司創造了巨大的利益。
二是無線通信技術在時代的引領下也在更新換代,由于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無線通信技術也有自身的缺點,再加上現在使用者的不斷增加,使用中的各種問題也開始越來越多的顯現,人們對無線通信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二、物聯網的發展
物聯網就是將物體通過網絡的形式相互的鏈接,然后實現信息的交換的網絡。物聯網與互聯網有所不同,互聯網的終端是各種計算機或移動互聯設備,而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和擴展,它的終端是各種各樣的傳感器。物體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知、GPS等方式和互聯網想通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目前中國的物聯網發展速度很快,基礎的研究水平也比較領先,物聯網創造的效益也很明顯,我國對物聯網也相當的重視。
三、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安全問題
1、物聯網感知節點的物理安全問題。由于物聯網無線通信的方便性,物聯網應用可以取代人去完成一些復雜和危險的工作,所以這些物聯網設備和感知節點大部分都部署在無人監控的場景下,并且有可能是動態的。導致了攻擊者很容易接觸到這些設備,采用一些非法的手段對設備進行攻擊,從而對其造成破壞,甚至有可能俘獲這些設備,通過篡改軟硬件等手段達到破壞或侵入系統的目的。
2、傳輸和信息的安全。物聯網的核心網絡本身具有很強的自我保護能力,但是物聯網中節點數量過于龐大,且感知節點通常情況下功能簡單,能量、處理能力和通訊范圍有限,無法進行高強度的加密運算,導致缺乏復雜的安全保護能力。而且物聯網的感知節點具有多樣性,各節點和傳感器網絡通常也沒有統一的網絡協議,因此無法提供統一的安全防護體系。物聯網的節點往往是散布在開放空間中,大多數是以無線技術進行通信,所以,物聯網的感知節點成為最易受到攻擊的環節,攻擊者可以利用網絡協議的漏洞侵入物聯網,對整個物聯網系統的安全構成威脅。
四、物聯網無線通信的安全策略
1、增加無線通信平臺集成度。增加無線通信平臺的硬件集成度,盡量避免硬件接口遭受攻擊,為了避免遭受物理攻擊,應該增加其工作電流、溫度和電壓的范圍,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從而實現對無線通信平臺的監測和保護。無線通信作為現在網絡發展的一個產物,要求無線通信的網絡后臺安裝有強大的防盜竊系統和防竊聽設備,真正意義上的保證用戶使用通信業務時的安全。
2、物聯網業務認證機制。無線通信受限于無線網絡資源,傳統的認證是有區分性的,網絡層的認證只負責網絡的部分,業務層的認證只負責業務的身份鑒定,兩者是不關聯的。但是物聯網與傳統業務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它的業務和網絡通信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因為在物聯網中網絡層的認證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物聯網無線通信中要加強網絡層的認證,如果在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省去業務層的認證。
3、物聯網的加密機制。無線通信技術必須具備擴展性、兼容性和良好的移動性,尤其要與現在主流的4G移動通信技術相兼容。物聯網作為一個具有海量數據的網絡,密鑰作為物聯網的安全技術的基礎,在維護物聯網安全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強加密機制至關重要。但是物聯網的特點決定了需要一個容易部署而且適合感知節點資源有限等問題的密鑰管理方案。另外,密鑰管理方案還必須保證當部分節點被操縱后不會破壞整個網絡的安全性。
4、構建網絡安全構架 。由于各種網絡技術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性,目前物聯網網絡層關于各節點之間的通信并沒有統一的協議,給攻擊者留下了許多安全漏洞,這給物聯網帶來了很大的安全威脅,所以,必須加快網絡層協議的統一,以保證物聯網數據傳輸的安全。
物聯網全面感知的特性,決定了在物聯網系統中要大量應用無線通信技術,由于無線通信技術本身固有的開放性、物聯網節點的安全局限性以及物聯網系統中多種無線通信技術并存的復雜性,必然會導致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將會面臨很大的安全問題,并且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長遠的發展和改善,最終建設一個安全、可靠、可信的物聯網無線通信環境。
